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1841年5月7日-1931年12月13日)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他是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心理学。他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除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还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多部作品,对人类社会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总而言之,古斯塔夫·勒庞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思想和理论对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品简介: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这部作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对群体心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勒庞主要探讨了群体心理的特征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他指出,当个人融入群体时,其个性往往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勒庞还探讨了群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成为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的关键力量。《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不仅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推荐理由: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先驱之作,勒庞首次系统地探讨了群体心理的特征和行为模式,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勒庞对群体心理的洞察深刻,揭示了群体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他的这些见解对于理解集体行为、社会运动和政治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书中的观点和理论对于解释当今社会的群体行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如今的网络群体的各种不良行为,盲目跟风网暴、挑起群体对立、煽动极端情绪等。勒庞对群体狂热给出的“诊断”又非常简单直接:个体的人是理性的,一旦到了集体里面,就丧失了理性,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小图觉得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能摒弃个人思想,也不可能去脱离群体,怎样是最好的安排,或许在这本书里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读后有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群体中的另一面。它告诉我们,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时,似乎就会变得不像自己,容易受到周围情绪的感染。我们在人群中,往往会变得不那么谨慎,不那么理性,就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牵着走。
这本书的法文原稿的名称为《群体心理学》,英文版的名称是《大众心理学》,但是翻译成中文之后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小图认为“乌合之众”这个名字翻译得非常好,“Crowd(人群)”形似“Crow(乌鸦)”,翻译成“乌合之众”也算有迹可循。不过“群体”或“大众”这些词本都是中性词,而“乌合之众”却带有贬义。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小的“乌合之众”。在群体中,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跟随他人的脚步,忘记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本书或许是在提醒我们,要警惕这种群体带来的盲目性,要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进入一个群体内部意味着安全,不合群则意味着危险,这也许是物种的本能选择,特立独行虽然更容易看清真相,但却也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作为个体,我们都有自己的责任。在群体中,我们不仅要照顾自己,也要关心他人,不要让群体的力量变成伤害他人的武器。对于领导者来说,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引领群体走向光明,用不好则可能招致毁灭。
但凡能够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拥有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一个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卷入某个群体,小图觉得大家也可以尝试读一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部作品,增强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们可以是默默无闻,但不要成为“乌合之众”。
金句鉴赏:
1、传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轻易的改变传统的,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
2、群众就像个人一样,总是需要对一切事情明确意见。而他们并不关注这些意见的正确性,只是受制于意见的普遍影响和某些名望的意见。
3、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并不是理性,倒不如说,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4、经验几乎是唯一一个有效的手段,能够让真理在群众心中扎下根来、让过于危险的幻想归于破灭。
5、生活中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全都不是来源于书本。
6、时间对于问题是最有利的因素之一,就像时间对生物学问题一样,他是唯一的真正创造者,也是唯一的伟大毁灭者。
好书寻找:
条码号:D1140247
索取号:C912.6/G450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三楼南侧书库(I-Q)类
撰稿:张鹏程
审核:左果洞
审编:董思娴
终审:向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