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悲伤,但是不能沉沦,不能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你还活着,只要活着的人,就都是幸运的!
——《幸存者》
作者简介:
李西闽,福建长汀县人,1966年11月生,1984年空军入伍,服役20年,现住上海,从事自由写作。李西闽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曾在《收获》《天涯》《作家》等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创作了《死亡之书》《狗岁月》《血钞票》等三十多部小说及多篇文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他刚好在震中附近的银厂沟景区酒店写作,不幸被埋废墟之下76小时,获救后由此经历创作的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作品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汶川大地震中李西闽被埋废墟的生死体验,表达了所有灾区受难者的共同感受。起因是作者在四川银厂沟创作《迷雾战舰》时很不幸的遇到了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原本是四川平常的一天,风和日丽,和往常一样,可是突如其来的巨响和剧烈的震动打破了这份平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刹那间山崩地裂,房屋坍塌,此时此刻的四川好像是世界末日一般,呐喊,尖叫,恐惧,哭泣,人们的心中充斥着不知所措的呆滞和深不见底的绝望。作者李西闽也不例外,他被埋在了废墟里,木板立在他的胸前,钢筋刺破他肋骨旁的皮肉,他几乎被死死卡住,动弹不得。李西闽在书中详细记录了七十多个小时里他经历的生死体验,以及生还后的感慨与感恩。
推荐理由:
在《幸存者》这本书里,李西闽用散文的形式、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他的恐惧,他的梦想,他的回忆,他的渴望,真实是此书获得好评的最大原因,读罢令人掩卷深思,尤其引发我们对生命,对人性的理性思考。李西闽的珍贵记忆,还原了一段悲剧时光,也为人类的意志、信心、大爱、勇气和同情心写下个人的颂歌。他在文字里重温了活着的意义,而关于活着之幸福感的崭新理解,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寻找、领会。
读后有感:
李西闽擅长写恐怖小说,而真正恐怖的,还是那些不忍回想的悲惨记忆。作为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他有着长达七十六小时被废墟深埋的黑暗经历,他的生还,强有力地证明了生命和信念的不可战胜,也不可摧毁。他的《幸存者》,有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真情,感人肺腑的人生领悟,这些创痛,作为一种心灵的内伤,经由作家的觉悟之后,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对苦难的一般记述。
到如今,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六年了,当小图再次拿起李西闽这篇《幸存者》阅读时,依然能感觉到那一天的可怕和不可思议,作者与数十万灾民一起经历了恐怖的生死锤炼。地震让小图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不堪。平日里,我们总是忙碌于琐碎的事务,忽略了生命的可贵。而只有在大自然的震怒面前,我们才惊觉人类是如此渺小和无力。那些看似坚固的建筑,在地震中也可能瞬间崩塌;那些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就可能消逝。读完《幸存者》让我觉悟,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平凡而又珍贵的日子。
金句鉴赏:
1、你可以悲伤,但是不能沉沦,不能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你还活着,只要活着的人,就都是幸运的!
2、我在为这个灾难的世界守夜。我听到许多灵魂在地狱里传来的呐喊。他们伸出血肉模糊的手,在黑暗中奔突。我沉痛地对他们说:“安息吧,我为你们守灵,你们是我的姐妹和兄弟——”
3、不知怎么的,我感觉到母亲知道了我被埋的事情,感觉到她在哭,她的泪水像雨一样从五月铅灰色的天空中落下。我的心里也落起了冰冷的雨。妈妈,我不希望你哭,就是我死了,你也不要哭。
4、我永远记住这一天,2008年5月15日,这是我重生的日子,出生地是四川彭州的银厂沟,接生的人是那些勇敢的空军官兵,还有易延端和那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席。
5、黑夜里痛苦来临时,我就会打开灯,看着照片上的他们,挨个挨个地和他们说话,说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话,最后说得我自己的心里也温暖起来,才能安然地睡去……
6、无论我们多么亲密,总有一天会离开,不过是有的人走得早,有的人走得晚而已;早走的人解脱了,留下的人不应该有痛苦,应该快乐地活着,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在另一条路上相遇。
好书寻找:
条码号:D0009833
索取号:I253/L294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三楼南侧书库(I-Q)类
撰稿:谢琦慧
审核:左果洞
审编:刘尚兵
终审:向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