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荆棘倒向忍冬,而是忍冬拥抱荆棘。
——《呼啸山庄》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与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妹妹安妮·勃朗特并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她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是个喜欢读书和谈论政治的人。受父亲的影响,她和姐妹们富有正义感,同情穷人,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母亲玛丽亚在艾米莉十二岁时去世,父亲随后也去世,这使得勃朗特姐妹三人在家庭中相互依靠,共同创作了许多幻想故事和诗歌。
艾米莉的童年生活虽然充满孤独和贫困,但她通过写作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发布于1847年12月。除《呼啸山庄》之外,艾米莉还创作了百余首诗,她的诗歌深沉而富有情感,代表作品有《老禁欲主义者》《纪念品》《囚徒》《晚风》等。她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由和女性独立的追求,对后世文学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简介:
《呼啸山庄》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肖家族和画眉山庄的林顿家族之间的故事。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的老庄园主收养的孤儿,他虽遭到了庄园主的儿子辛德雷的仇视,但他却与庄园主的女儿凯瑟琳两情相悦,只是由于两人地位的差距而无法在一起,再加之辛德雷对他的虐待与侮辱,希斯克利夫最终忍无可忍,愤然出走。可当他再次回到呼啸山庄时,凯瑟琳已嫁给了画眉山庄的主人林顿。希斯克利夫被林顿的夺爱和辛德雷的侮辱给他带来的仇恨蒙蔽了双眼,他设局骗娶了林顿的妹妹,企图报复林顿一家人和辛德雷,占领画眉山庄成为庄园主。然而,在希斯克利夫终于达成了复仇的目的,仇人和爱人相继死去后,他想起了与凯瑟琳相爱时的过往,终于爱化解了恨,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希斯克利夫呼唤着凯瑟琳的名字,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推荐理由:
《呼啸山庄》是一部充满深情与仇恨的文学经典,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复仇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度探索的壮丽旅程。书中着重描写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行为,不仅是他对凯瑟琳占有欲和爱恋的表现,也是他对社会不公的反抗。他的偏执和疯狂的性格源于他从小被遗弃的经历以及在呼啸山庄所受到的虐待,让人觉得可恨却又心生怜悯。
《呼啸山庄》的叙事手法和情节设置极具吸引力,小说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张力,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艾米莉·勃朗特以她独特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构建了一个充满野性与激情的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情感的强烈冲击。此外,该小说也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之一,以其强烈的爱、刻骨的恨及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读后有感:
当我们纵观《呼啸山庄》全书,可以看到它的主要内容是希斯克利夫的复仇,以及他的复仇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希斯克利夫对待过往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他的错误就是怨恨的执念太深,紧抓着过去不放,让自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无法改变现状也无法开启新的生活。生活给予他的残忍让他觉得忍气吞声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于是他选择了反抗。他被私有制社会所摒弃,却仍旧用私有制社会的斗争手段来进行反抗;他没有财产,却掠夺了别人的财产,自己成了庄园主;他自幼被辛德雷嘲弄、贬低、辱骂,若干年后他却以其人之道向其子进行报复。他在报仇的路上迷失了自我,渐渐成为了自己仇人的模样,他的胜利必然等于他自己精神上的失败。以恶报恶的态度只会陷入无限的恶意循环。
《呼啸山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爱与恨之间的微妙关系。复仇或许可以带来短暂的满足和快感,但却无法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和痛苦,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黑暗和绝望之中。真正的解脱和救赎,或许只有在放下仇恨、拥抱爱的时候才能实现。希斯克利夫的一生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在爱与恨之间徘徊,最终走向了毁灭。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理解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和选择,用爱和宽容去化解仇恨与纷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金句鉴赏:
1、消磨七月酷暑天的最惬意的办法,就是从早到晚躺在荒野中间石南丛生的斜坡上,蜜蜂在花丛里催人入梦似的嗡嗡飞舞,百灵鸟在高高的上空歌唱,而那蓝蓝的天空,始终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2、他要一切都沉浸在恬静的喜悦之中,我要一切都在狂欢中闪闪发光,翩翩起舞。
3、那平常闪烁出来的凶恶神情,却已变得黯然无光,淹没在泪水之中,我也不怕他了,又贸然发出了一声讥笑。
4、一度亮锃锃的白盘子,在我小时候总是那样引人注目,如今蒙上了污垢的灰尘,落得同样黯然无光。
5、这不是荆棘倒向忍冬,而是忍冬拥抱荆棘。
6、他住在山庄里,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我觉得上帝将那只迷途的羔羊丢在那里,任其随意游荡,一只恶兽就在这羔羊和羊栏之间暗中徘徊,伺机扑上去把它吃掉。
好书寻找:
条码号:T0037752
索取号:I561.44/B936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三楼南侧书库(I-Q)类
(图管会:陈琰)
审核:左果洞
审编:刘尚兵
终审:向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