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创作风格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点,他善于运用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营造出宏大的场面和强烈的情感冲突,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他又关注社会现实,对底层人民的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这一浪漫与现实的结合碰撞出了无比惊艳的火花。
雨果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少年时期,他随家人辗转于法国各地,丰富的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在巴黎,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广泛阅读了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的书籍,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支持法国的民主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1851年,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雨果因反对政变而被迫流亡海外,但在流亡期间他仍坚持写作,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作品简介:
1828年,雨果为写出一部关于社会苦难的小说酝酿良久。此后,他不断收集资料,寻找作品主人公的原型,尽管创作过程曾多次中断,但经过多年的修改和完善,他最终于1862年完成了《悲惨世界》的创作。1862年,《悲惨世界》第一部在布鲁塞尔出版,随后法文原版在伦敦出版,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本书的时间跨度从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直到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展现了这一时期法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这样一个政权频繁更迭,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为小说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背景。
推荐理由:
雨果通过《悲惨世界》绘出了一幅19世纪法国社会的复杂画卷,涵盖了贫困、阶级差异、法律不公、政治动荡等诸多方面。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动荡与变革,读者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对人们生活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冲突。例如,街垒战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革命时期的激烈斗争和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革命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底层人民在残酷现实中的挣扎与无奈,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压迫以及贫富差距的悬殊让人触目惊心。
书中对法律制度的批判也发人深省,法律本应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工具,但在小说中,却成为了压迫穷人的手段。例如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让屡次因过去的犯罪记录而被追捕,尽管他已经努力改过自新,但仍无法摆脱法律的枷锁,这让我们反思法律的公正性和人性化。
《悲惨世界》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品,雨果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探讨了人性、道德、法律、正义、宗教等诸多问题。它不仅是法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希望了解社会历史、思考人性问题的读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和启示。
读后有感:
《悲惨世界》的核心人物冉·阿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深刻的悲剧性。冉·阿让原本是一个善良淳朴的工人,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如果命运还有其他的路可选,我的生命是一场必输的战争,他们给我一串数字,从此扼杀了冉·阿让。他们用铁链将我锁住,让我绝望等死,而这一切仅因我偷了一块面包。”这漫长的牢狱生活如同炼狱,让他对社会充满了仇恨与不满,出狱后的冉·阿让,犹如一只受伤的野兽,被社会的冷漠与歧视逼到了绝境。
但正是在这个黑暗的时刻,他遇到了善良的米里哀主教,主教温和善良,对所有人都怀有深深的怜悯之心。当冉·阿让来到他的家中,他没有丝毫的偏见和歧视,而是以平等和友善的态度对待这个刚从监狱出来的人,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感化了他,让冉·阿让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然而,冉·阿让的救赎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始终面临着沙威的追捕。在一次关键时刻,他本可以杀死沙威,但他却选择了放走他,这一行为体现了冉·阿让内心的善良和宽容,他已经超越了仇恨和报复,真正实现了灵魂的升华。
冉·阿让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丰满的人物。他既有善良、勇敢和坚韧的一面,又有曾经被苦难扭曲的阴影。他的内心始终存在着挣扎,他曾经的犯罪经历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时刻束缚着他的灵魂,他在善良与罪恶之间徘徊,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但正是这种挣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冉·阿让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但他却是一个有血有肉、淳朴善良、知错能改的人。
《悲惨世界》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个人命运的小说,更是一部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的作品。雨果通过描写以冉·阿让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以及法律制度的虚伪和残酷;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相互关爱、宽容和理解,用善良和正义去对抗邪恶和不公。
金句鉴赏:
1、死者的脊骨真是结实!背着这么一副显赫的头衔担子,怎么能轻松!这些聪明的人啊,连坟墓都要用来贪图虚荣!
2、一个忏悔的罪人那流着眼泪的面孔,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欢乐。您走出那个悲惨之处,如果还对别人怀有憎恨愤怒的思想,那么您才真是令人怜悯的;但假如您是怀有仁慈、善良与和平的想法,那么您就比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高贵。
3、盛怒多半疯狂、荒谬,发怒也不见得都是对的。但是,一个人唯独在某个方面持有充分的理由时,才可能觉得气愤。
4、昨天才开放的灵魂,今天早上就枯黄,就好像落在街心的那些花儿,上面溅满了泥垢,只等候着车轮来碾碎。
5、“你为何取下假面具?”泰纳迪暴跳如雷地对他喊道。 “这样笑的时候方便一点。”那人回答。
6、人的性情真能够这么彻头彻尾地改变吗?上帝创造出来的、本性善良的人,能够因旁人而变坏吗?心会完全地被恶劣的命运重新塑造,彻底转成丑陋吗?难道人心真的如同长时间住在矮屋的后背一样,在强烈痛苦的压迫下,变得蜷曲萎缩而又丑恶,直至不能挽救的残废吗?所有人的内心,特别是冉·阿让的心中,莫非就没有丝毫原始的火花,没有丝毫来自神的光辉吗?不,这种火花与光辉在人世不朽,在上天不灭。它们能够因善发扬、鼓舞、点燃并且放出奇异的光彩,而从来都不会被恶彻底扑灭。
好书寻找:
条码号:D1135112
索取号:I565.4/Y830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二楼书库
(图管会:魏婧念)
审核:左果洞
审编:刘尚兵
终编:向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