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司马家族历代为史官,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整理遗文古事。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之后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二、作品简介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取材极广泛,记事详实,内容丰富,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共3000多年的历史,构建起一个勾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又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身受磨难,故而对身世凄惨之人极具悲悯之心,他为不少悲剧人物立传,暗含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因而《史记》具有浓烈的悲剧气氛,这类悲剧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行动具有超前性。《史记》富有传奇色彩,穿插了许多怪异反常的事情,字随心动,纵横变化,忽起忽落,扑朔迷离。它继承发扬了《春秋》寄寓褒贬的精神,具有极为丰厚的思想内涵。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三、推荐理由
《史记》作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有其独创性和延续性,它继承了孔子的“春秋笔法”,又用多维透视法和旁见侧出法描写复杂的人物形象,使笔下主角不是挂着名头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司马迁习惯详写事情的起因,略写引发的结果,用个人命运的偶然性去体现历史的必然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司马迁为友伸冤,受其牵连而下狱,疾痛惨怛。但四百余年,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其父有托,父业子继,《史记》之作不可断矣。司马迁身心尽落囹圄之地,仍以一副千疮百孔的身躯、一张瘦骨嶙峋的肩膀,扛起了为百年历史作传的宏图大业。他不仅要做,还要做好,司马迁后半生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了《史记》,誓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把自己仅剩的半条性命,都推上了这盘没有胜算的豪赌,若没有他这一诺千金的责任感、这放手一搏的勇气和信心,又何来如今的“史界太祖”司马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历史上,有太多行善举、存善心,却不得善终的人,叫司马迁如何不悲愤?司马迁心有正义,按功绩排本纪世家,《史记》上至真龙天子、至尊皇帝,下到市井布衣、闾巷之人,尽揽其中,用正义、客观的标尺将每个人度量,凡《史记》所记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此书以基本时间为顺序,兼顾传记间的内在联系,写法非常细腻、高超。司马迁把历史事件与思维逻辑相结合,记事有趣却不散漫,生动而不死板。千万个历史悲剧人物的血,从司马迁的指尖淌下,于是所有不甘和无奈,都化作白纸黑字,浓缩成一句:太史公曰。
四、读后有感
以史为鉴可知千秋万变,读史可以明志,方能在见众生万相后,面对滚滚向前、毫不留情的历史变革时,不矜不伐,不卑不亢。免去少年轻浮色,方知今日我是我。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摸爬滚打,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中竭力思索。他看懂了自己,于是顺藤摸瓜又看懂了别人,那份真诚与同情,在无数次呕心沥血后终于变得锐利又鲜明。太史公提笔,起灭转接,莫测端倪,在章法、句法、炼字上,都别出心裁。《史记》是一位受难者替另一群苦命者的申诉,也是一个人给自己国家的献礼和赞歌。东汉历史学家班固评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敢于直面现实,去雕饰,不浮夸,真性情,敢批判,我想其浓厚的悲剧气氛,并非司马迁本人有意为之,而是正直执笔后,留下的命运本色,淋漓悲壮,如泣如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纵然历史学界的著作代代更迭,但至今没有可以替代《史记》地位的著作。
五、金句鉴赏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3、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5、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好书寻找:
索取号:K204.2/H114
当前所在馆藏位置:二楼书库
(图管会:康黎)
审核:周莹
审编:曹瑞
终审: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