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图书馆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好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校园 > 好书推荐 > 正文

好书推荐第80期——《我是猫》作者:夏目漱石

发布日期:2023-12-26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汉语成语“漱石枕流”,是近代日本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也是杰出的文艺评论家。夏目漱石学贯中西,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他凭借《我是猫》树立起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代表作有小说《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等。

夏目漱石活跃于日本近现代交替的非常时期,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其具鲜明个性与敏锐的洞察力。他既可以柔情细腻、深情款款,译出“今晚夜色真美”的绝美情话;又能够敏锐犀利、诙谐幽默,作出“猫眼看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作。

夏目漱石对于近现代日本文坛的发展影响深远,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受其启发,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出其门下,鲁迅先生也曾评论:“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足以见其在东亚乃至世界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作品简介

“人类不可能永远繁荣昌盛下去。嗯,我愿静候属于猫族时代的到来。”这只猫如是说道。

小说以一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冷静地观察了主人教师苦沙弥及其朋友的日常生活,又穿插了邻居金田一家与苦沙弥的矛盾冲突等情节。以诙谐的语言和犀利的笔锋,塑造了美学家迷亭、理学家水岛寒月、哲学家八木独仙、诗人越智东风等一众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批判了以金田一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势利、自私的本性。

全书构思精巧、角度新颖,语言诙谐幽默又不失敏锐犀利。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中小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的矛盾,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至上主义盛行的社会时弊。

推荐理由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其成名之作。虽说是小说,但却没有浑然一体的叙事结构。就连夏目漱石本人也说,《我是猫》不是规规矩矩的小说,所以读者们任意翻开哪一页,都可以往下阅读,丝毫不影响情节的连贯。书中很多出自猫口的犀利批评及幽默讽刺都十分精彩,让人不禁掩卷称快。

小说中最精彩的情节多来自于几位常聚在主人家客厅的文人学士:玩世不恭,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学家迷亭;古板又有点不知变通的理学家寒月;理想主义,空有理论却从不实践的哲学家独仙;当然还有猫咪的主人,迂腐顽固,自命清高又自相矛盾的苦沙弥。在猫的眼里,这些人无疑是可笑而又悲凉的,他们总是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痛恨日本压抑的社会现实,却被困在小小一方客厅中愤世嫉俗,无能为力。

除了猫观察到的人类世界,它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也充满了俏皮与可爱,令人忍俊不禁。书中有这样一段:“我欲拜祭尾巴大明神,祈祷喵运长久,无奈每次低头,都觉得拜错了。想尽可能面对尾巴的方向拜三拜,但每次转身想看到尾巴,尾巴也会随着身体转过去。如果顺势快速回头,尾巴一定会以同样的速率转到一边。果然这短短三寸之间,凝聚了天地玄黄,此等灵物岂是吾辈能掌控的?追尾巴追了七次,均半途而废,太累了,遂作罢。”几句话就将猫咪追逐尾巴的行为描述得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书中还有诸多像这样有趣的片段,为这部总体看来有些晦涩压抑的小说带来了几分幽默与轻松。而书中假借猫之口发的一番牢骚,既揭露了社会的不良现状,又不会令读者感到枯燥乏味。这种别具匠心的表达方式,也让读者在笑声中受益匪浅,领悟深刻。

读后有感

这本巨细无遗描述人生的书,读来可能有些冗长枯燥,但坚持看到最后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主人早晚要死于胃病。金田因为欲望太大已经离死不远。秋天的树叶已经快掉光了。”

它说死亡是万物的终极命运,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于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它醉着酒,栽进了水缸。死前还念叨着:“我死了。死了才得到这份太平。太平唯有一死方可享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万幸,万幸。”

看到这,一股巨大的悲凉袭来,就像《百年孤独》里最后的飓风。这是一种避无可避的绝望和虚无,就像淹死猫的水缸中的水。它说:“如果明知出不去,再努力挣扎,就是强求。所有痛苦都是来源于强求。强求无意义。”于是选择了放弃挣扎,惬意地去往极乐世界。猫是明智的,也许当它选择了奋力地爬出去时,它会发现自己不过是掉到另一个水缸中吧。

也许这本书真正想说的是: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水缸,无论怎么选择,都没有意义。不如顺其自然,惬意地活着或死去。就像猫说的:“不管自己再有能耐,也要明白世界不是靠自己的意志运转。既不能把落日升起来,也不能让加茂川的水逆流。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心境。”

金句鉴赏

千万不要因为主人冷漠就嫌弃他这样善良的人。冷漠是人类的本性,不故意隐藏这种本性的人,才是真正坦诚的人。

俗人常把不懂的事情挂在嘴边,显得自己很懂;学者却习惯把浅显的东西讲得深奥,显得自己渊博。

镜子是自我欣赏的发源地,也是自我膨胀的消肿剂。心存虚荣浮夸之时,没有什么道具能比镜子更能煽动这种愚蠢情绪。

我们渴望自由,然后获得了自由。获得自由的结果,就是感觉到不自由,觉得困惑。

好书寻找

条码号:D1136825

索取号:I313.4/R684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二楼书库

(图管会:左果洞)


审核:周莹

审编:曹瑞

终审: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