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图书馆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好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校园 > 好书推荐 > 正文

好书推荐第69期——《四十自述》作者:胡适

发布日期:2023-10-14

我喜欢他们的话,因为他们教我不怕;我信服他们的话,因为他们教我不怕。

——《四十自述

作者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曾用名嗣糜,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曾担任过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私立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胡适是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作品梗概

《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本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期进行的心灵对话。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鲜活的胡适。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而且展示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以及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状况的材料。

推荐理由

不论是始于颜值,还是忠于才华,在历史课本里,你一定被胡适所吸引过。胡适,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人生历程也十分精彩。《四十自述》于1930年11月至1932年9月撰写,本书篇幅不长,近200多页,但却全面详细地记录了胡适前四十年的人生经历,从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私塾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留学,直到文学革命,完整讲述了胡适先生自己成长学习和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胡适的成长过程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很多借鉴意义,他的优秀有太多因素:母亲的谆谆教诲,精英式的教育,父母的耳濡目染。从胡适先生的身上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文学时代的更迭,一个古老文明的发展。

读书心得

读完这本书,我既读出了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也读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更读出了胡适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的文人气息。然而,最能打动我的是胡适先生的母亲。

在胡适父亲去世后,年仅23岁的冯顺弟不仅要拉扯幼小的胡适,还要面对继子继女们的不满,然而冯顺弟用她的智慧和气度,始终维持着整个大家庭的和睦。胡适在书中写道“我母亲最大的禀赋就是容忍”,她有什么委屈,只会自己默默承担。母亲的仁慈和大度,给童年的胡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胡适的一生。由此可见,母亲的言传身教极为重要,不仅如此,冯顺弟虽从未读过书,但却非常重视胡适的教育,并“慈母兼任严父”。

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能有这样的教育观念,着实让人佩服。古有孟母三迁,现有胡适之母的教育典范,让我们深深感到原生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孩子的底气离不开正确教育孩子的父母,做父母就要对孩子有正确的导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美文鉴赏

1.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2.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3. 我认定了中国诗史上的趋势,由唐诗变到宋词,无甚玄妙,只是作诗更近于作文,更近于说话。近世诗人欢喜做宋诗,其实他们不曾明白宋诗的长处在哪儿;宋朝的大诗人的绝大贡献,只在打破了六朝以来的声律的束缚,努力造成一种近于说话的诗体。

好书寻找

索取号:K825.4/H503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二楼书库

(图管会:李雪珍)


审核:周莹

审编:曹瑞

终审:吴佳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