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图书馆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好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校园 > 好书推荐 > 正文

好书推荐第61期——《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传》作者:含瑛

发布日期:2023-06-20

就算是最好的宝石,也需要琢磨,才会发出光辉来

爱一个人常常是从细微处体现出来,而厌憎一个人也同样如此,那些琐碎的平凡小事最能消磨一个人的感情。                                                 

作者简介

含瑛,原名罗莉娜,中国当代女作家,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198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含瑛的作品以女性视角为主,她对女性特有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有着深入的洞察和描绘,因此她的作品情感细腻,风格典雅,充满哲学思考,风格上属于后现代主义。

含瑛作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探讨女性生活和情感文学的创造有着重要的贡献。她的作品深刻地挖掘了女性独特生活经验和文化心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关注度。   

推荐理由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她是雕栏玉砌里的一抹余光,她是留声机里的婉转悠扬,她是青花瓷上的点点斑驳。她曲折离奇的人生、令人哀婉的爱情、恃才傲物的性格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才情,无不给我们带来了绵延的遐思。她,就是张爱玲。

尽管张爱玲已经远去,但无论是她的作品,还是她的人生境遇,都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关于她的讨论始终活跃在各种场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含瑛的脚步,一起去看看这位传奇女子——张爱玲。

作品简介

张爱玲在文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书香世家的熏陶,她细腻丰满的文笔下,是一个从小就经历种种而敏感孤傲的灵魂。张爱玲的一生的确绚烂,但也不乏苍凉悲伤,她生来便是比他人要清冷的,家族的没落,父母感情一再破裂,使她从小便与母亲远隔重洋,关系始终是礼貌而小心翼翼的。她在父亲烟雾缭绕的世界里长大,几经争吵,最后在继母的一个耳光与父亲的拳打脚踢之下彻底破裂。她好像从未体验过家庭的温暖,于是在遇见胡兰成之后便是一头栽进去,满身伤痕。她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绚烂多姿的一生,底色却是满目疮痍的童年和青春。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是傲然于世的海上花,才华横溢,惊艳文坛,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用一颗赤子之心直面世事炎凉,人间冷暖。不迎合、不媚俗、不攀附、不将就。人生短短,磨难长长,她享受过世人瞩目的荣耀,也遭受过人们的口诛笔伐,一生辗转,几多忧伤,而她仍是一朵傲然于世的海上花。

好句分享

①世间万物看起来是那样的偶然,因为它只给我们呈现它的结果,必须掰开果子看到内里方能见着那让人疼痛的因。
②爱一个人常常是从细微处体现出来,而厌憎一个人也同样如此,那些琐碎的平凡小事最能消磨一个人的感情。
③中国的女性是惯于牺牲的,以至于认为牺牲乃是理所当然,稍微出脱一点儿,为自己的终生想一点儿,倒像个十分自私的女人,太不像话了。
④任何事情,最后总被我们证明直截了当有时是最佳解决方案,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一样,拐弯抹角有时只会适得其反。
⑤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借口。
⑥就算是最好的宝石,也需要琢磨,才会发出光辉来。
⑦时间啊,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是输家。

读后感悟

一盏孤灯,两壶清茶,三杯淡酒,四柱檀香。喧嚣渐渐被掩去了痕迹,静静地,仿佛天地之间只剩她的身影。张爱玲,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焕,笔名梁京,被人们称为民国才女。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千里浮华,纸醉金迷,张爱玲登场了。家族的日趋衰败,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等,自然给女儿张爱玲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正如她所说:“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起初我并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只觉得她的性格过于忧郁,可谁又曾想过那华丽外表的背后竟是社会的黑暗,是统治的腐朽,是黑暗的侵袭!

社会中,张爱玲的冷静让我折服,她不曾向命运低过头。张爱玲是高贵的,从她那微扬的头,坚毅的表情,便可看出她的清高。但读了这本书,我终于理解了她的悲痛,懂得了她平静高傲外表下汹涌的内心。她悄悄地来到这世上,又悄悄地离去,但她的到来填补了世界上的空白。正如余秋雨所说:“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世界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在读通张爱玲的生平后,罗曼·罗兰说的这句话,让我慢慢有了些体悟。是命运的悲惨,将她颠覆;是朝政的腐败,将她禁锢;是社会的风气,将她拋弃,她才如此令人不解。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本浓墨重彩的书,一声重重的叹息。

好书寻找

索取号:K825.6/H062

图书当前所在馆藏地点:二楼书库

(图管会:周莹)

审核:袁楚函

审编:王宇霞

终审:吴佳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