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图书馆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好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校园 > 好书推荐 > 正文

好书推荐第34期——《我弥留之际》 作者:威廉·福克纳

发布日期:2022-11-19

我弥留之际

最初感受: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首先不禁感叹一句,福克纳真的是一个顽皮而又深沉的作家。曾有人这样描述他的这一篇经典代表作《我弥留之际》:写的既荒诞又沉淀,笔触冷峻,像一只猎鹰冰冷的眼睛,盯着你的时候让你心生出被看穿的恐惧。

作者介绍: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是“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我弥留之际》是 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以及“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

小说简介;

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弥留之际,以及她死后她的丈夫安斯和子女遵照她的遗愿将她送回故乡安葬的艰难冒险历程。他们带着棺材,遭遇暴雨洪水、大火、秃鹫等一系列麻烦事。在这个过程中,大儿子一条腿断了,二儿子被认为疯了,关进了疯人院,三儿子失去了最心爱的马,女儿总想着堕胎,却被药房伙计欺辱,小儿子痴傻,再也不可能得到想要的小火车。而那个所谓的丈夫,孩子们的爸爸,卖掉了三儿子晚上打工挣钱买来的马,让大儿子腿伤加重并拿走了他辛苦攒下的钱,还拿走了女儿堕胎的钱,近乎抢劫。

在妻子埋葬后的第二天,他理发,安上了假牙,并且带了女人回来(孩子们的新妈妈)。讽刺的是他一路上都在表达如何尊重妻子,如何爱护子女。

精彩内容

“他每次用扁斧裁锯子,我们都能听的很清楚,即使我们耳朵聋了,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就能听见他的声音,看到他的动作了。她的脸瘦的皮包骨头,根根白骨棱角清晰可见,她的眼睛犹如两只蜡烛,你眼睁睁的看着那火苗越来越弱,越来越弱,随时都要跌进铁烛台的槽孔里似的,可是那永久,永恒的救赎和恩赐尚未降临到她身上。”

“虚无主义者说死亡是终结;宗教主义者则说那是开始;实际上它不过是一个房客或者一个家庭从公寓或是一个城镇搬出去而已。”

“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有这个毛病:所有的一切,气候以及别的一切,都拖延得太长了。就跟我们的河流、我们的土地一样:浑浊、缓慢、狂暴;所形成与创造出来的人的生命也是同样地难以和闷闷不乐。”

“这就是人所说的时间的孕育阶段了:扩张的骨架的痛苦与失望,那个硬硬的骨盆带里面卧着事情的被蹂躏的内脏。”

读后感悟

福克纳的书不以故事情节或景物描写见长,看起来确实比较枯燥,但是书的内容赤裸裸的揭露了人性。书中的人物往往会通过社交压力、情感、权利、地位等手段逼迫别人就范,满足自己的自私欲望。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完全依赖自然选择阶段的情况下,社会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选择中的法律制度、舆论压力、公序良俗等对人的行为应该有更好的规范和约束,这应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对这种恶人起一定的威慑和压制的作用,而法律制度越健全,法律程序越正义,所起的调节作用应该越大另外,如果将人和人的相处看成是一个博弈行为,那么在现代社会,人和人一般会处在一个比较长期的关系中,那么这种博弈可以看成是一个多次博弈的过程,这或许也给了这些自私的人被别人识破甚至是反制的可能。不过有些人可能太善良而永远无法识破别人的恶,或者沉浸在自己的(被别人营造的)认知漩涡中无法自拔,或者地位不对等而无能为力,导致一直被伤害。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复杂程度。如果能这么简单想清楚,看透,处理好,那么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悲欢离合,也不会有那么多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推荐理由

和传统小说相比,福克纳更注重挖掘人物的心理深度,刻画他们的生存状态,而不是描写时代风气、历史思潮、道德规范。

《我弥留之际》不是一部控诉社会现状,表现美国南方穷苦白人命运的现实主义作品,福克纳通过戏仿史诗的结构,把小说中的故事变成了一则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寓言。他揭示了自古以来人性中的阴暗面,阐明了理性与计算泛滥对人性造成的伤害,强调了情感与心灵的内在联系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虽然他对人性的看法并不乐观,认为人生在世必然要承受人性自身弱点造成的磨难,但也并不绝望,相信艺术与文学能给人以启示。

好书寻找:

索书号:I712.4/W498

藏书地点:图书馆二楼书库

                                                           图管会:袁楚函

审核:袁楚函

审编:王宇霞

终审:吴佳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