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伟大作品,其创作者除了精湛艺术之外,都必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尤利西斯》
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20世纪现代主义与意识流文学的核心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等。创作上他善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来展现人物潜意识,语言极具实验性,常打破传统叙事与语法结构,以对日常细节的精微描摹和复杂文本构建闻名,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作品简介:
乔伊斯用7年时间,把镜头对准1904年6月16日的都柏林——这一天后来成了文学界的“布鲁姆日”。故事围绕着三位核心人物展开:犹太裔广告推销员布卢姆、迷茫的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以及布卢姆的妻子莫莉。
布卢姆买报纸、赶葬礼,心里惦记着不忠的妻子;斯蒂芬揣着艺术梦在街头晃荡,满脑子都是对人生的困惑;妻子莫莉则躺在家里,任思绪在欲望与回忆里翻涌。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全是柴米油盐的琐碎,却藏着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影子——布卢姆是现代版“漂泊英雄”,斯蒂芬是寻“精神父亲”的儿子。
乔伊斯像个“思维窃听器”,把人物的胡思乱想、心底嘀咕直接摊开,用内心独白的坦诚打破虚伪的道德假面,以语言实验的勇气拓展文学表达的疆界,最终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提炼出了关于人性、尊严与理解的永恒哲思。它不仅是文学的革新者,更是照见人类精神崇高性的一面明镜。
推荐理由:
《尤利西斯》这一20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有人视其为“晦涩的天书”,也有人将其奉为“读懂人性的钥匙”——这部詹姆斯·乔伊斯用7年心血浇灌的作品,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读。
它是意识流文学的终极范本,彻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边界。乔伊斯摒弃了“上帝视角”的讲述,转而用“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为读者打开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布卢姆买面包时,思绪会从面包的香气想到儿子的夭折;斯蒂芬漫步街头,哲学思辨与童年记忆会交织成网;莫莉睡前的绵长思绪更是无拘无束,连标点都成了多余的桎梏。这种“直接钻进人物脑子里”的写法,让我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了人类思维的本真——混乱却鲜活,琐碎却真实,仿佛在旁观自己的内心活动。
故事的三位主人公与《奥德赛》的英雄传奇遥相呼应,乔伊斯凭借这细腻如丝的笔触,从买报、赴宴、闲谈等琐碎日常中,提炼出了关于孤独、理解、救赎的深刻主题,让凡俗的人生绽放出了史诗般的璀璨。
读后有感:
《尤利西斯》绝非难以读懂的晦涩典籍,而是一部融艺术革新与人性洞察于一体的文学奇珍。初读时,小图曾被它碎片化的叙事、跳脱的思绪与大胆的语言实验“劝退”,可沉下心细细品读,才惊觉乔伊斯笔下的“混沌”,原是最真实的人间。
跟着布卢姆穿过拥挤的市集,感受他面对旁人对犹太人身份的嘲讽时的隐忍;陪着斯蒂芬在河畔徘徊,体会他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压力间的撕扯;静听莫莉的内心倾诉,理解她作为女性在婚姻中的渴望与失落。忽然间,那些跳脱的思绪不再混乱,反而成了最真实的“人间心声”。乔伊斯没有塑造完美的英雄,只写下了三个普通的“人”——他们有缺点、有烦恼、有隐秘的温柔。
当它与《奥德赛》重叠交织时,读者们就会明白布卢姆的市井奔波,藏着奥德修斯漂泊的坚韧;斯蒂芬的迷茫求索,对应着忒勒玛科斯寻父的成长;莫莉的坦诚率真,延续着佩涅洛佩的鲜活生命力。他用最平凡的一日,写尽了人类共通的悲欢:孤独与联结、迷失与寻找、琐碎与崇高。
金句鉴赏:
1、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伟大作品,其创作者除了精湛艺术之外,都必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2、黑暗在光中照耀,而光却不能理解它。
3、历史,斯蒂芬说,是我正努力从中醒过来的一场噩梦。
4、生命的长河滚滚向前,我们在流逝的人生中所追溯的轨迹比什么都珍贵。
5、对坟墓里的人们我们总是惟命是从。
6、走出人生的煎锅,进入炼狱的火焰。
撰稿:魏婧念
审核:王璐
审编:黄菲凡
终审:向秀立